人物简介:
杨志荣,男,1973年在四川大学就读,1977年毕业在四川大学任职,直至2014年退休。长期从事资源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首次分离发现了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栗黄枯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盗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四种昆虫病毒。在国内外首次研制出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和细菌灭蝗剂,这两种生物杀虫剂现已获得国家新农药登记,并在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应用于草原毛虫和蝗虫防治。
十几年风雨兼程
1973年,杨志荣老师与四川大学初次结缘。在那个年代,上学没有选择的机会,有学可上,有书可读,杨老师已经十分开心。从那时起,杨志荣老师便在生物学的研究道路上辛苦耕耘,由此开启了他这一生热爱事业的始端。70年代,正是人才极度匮乏之时,杨老师等一批人才的涌入填补了生物学的空缺。80年代,化学农药等的过度使用导致农产品污染,一大批农产品品质不达标,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1981年,杨老师开始了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志在以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茶叶,成为了他的研究对象,以茶毛虫病毒专一地防治茶毛虫,在1982年大获成功。
90年代初,四川、青海、内蒙等地区鼠害严重,这些老鼠个头与兔相当,被称为鼠兔,大量的老鼠造成了草原的退化。杨老师带领团队,研发出了鼠害的生物防治办法。他们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肉毒素,拌成饵料专一性地防治鼠兔,这种方法环境友好,对其他动物无害,且生产成本低廉,对鼠害的防治效果极好。但由于生物防治不像化学防治一样见效迅速,生物防治见效时间长,起初许多牧民不愿接受这种办法,直到防治初有成效,才被广泛接纳。2000年,川西北草地星星点点的沙点逐步扩大,草原沙化严重,杨老师开始从事生态方面的研究,杨老师作为首席科学家,担负起若尔盖湿地修复保护的重任,利用人工种草、种树、生物防治鼠害等方法,抑制了气候变暖,牛羊增多等因素引起的草地沙化,长达6年的项目取得了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是杨老师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汗水的结晶,更是对于未来生态建设的信心和期望。
无论是虫害、鼠害还是草原沙化,杨老师几十年的工作,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杨老师对同学们说,做到学以致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根本。
令公桃李满天下
万里路遥,不忘初心。除了科研,杨老师亲眼见证了生命科学学院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他自己也从一名川大生物系的学生,摇身而成一位教师,一位科研工作者,一位在微生物学领域景星麟凤般的专家。
说到他教过的一批批学生,杨老师满脸笑容。“当年那个若尔盖湿地修复保护的项目,我们从07年做到12年,后来张杰老师继续在做。”、“现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很严重,微生物修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法。我们学校的徐恒老师现在就是做这方面的。”,他语气之中难掩欣慰与自豪。当同学问起老师生物学专业毕业后的发展前景,杨老师如数家珍:“我有个学生现在在某某学校任教,有的在草科院工作,有的……”当年教育资源短缺,各个领域的人才都十分缺乏,杨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有许多选择在生物学领域继续深造,分别进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光发热。川大数年,风云变幻,杨志荣老师陪伴着川大和生科院一路走来,为川大而荣光。
望后辈青出于蓝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教书育人是他的初心,而四十年的专业积累,使他拥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实践经验,杨老师提倡学生们既要有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有独特思维,要冷静思考,把握机会,选择了一个方向、一条道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轻言放弃。此外,他还鼓励我们,要敢于下基层,不仅是为了拓宽就业面,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谈及对后辈的建议与期许,他说,如今的科研环境已经全然不同了,现在的科研条件完善了许多,资料的查询也方便了许多,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应该更加努力奋斗。杨老师说,如今人才大量增加,就业变得困难,但这绝不是不能克服的。回忆起当年他们工作之时,也是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譬如沙地修复的时候,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因为进行一项科研工作时,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难题,还要与国家政策、社会工作等相联系。为此杨老师鼓励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能做井底之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杨志荣老师已经退休,但他的科研之路仍在继续。他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学子,也将传承他的知识与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