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由四川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番茄优质和抗逆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及新种质创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顺利召开。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郑筱光副研究员、张沙秋副教授,专项跟踪专家和咨询专家,项目牵头单位领导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林宏辉教授、副院长毛康珊教授,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大项目与基地管理部陈显春副部长、项目负责人张阳研究员、项目组成员海南大学王守创教授等3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此次会议。
林宏辉书记代表四川大学命科学学院对线上线下莅临会议的专家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单介绍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宏辉书记表示,学院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好跟踪监督服务,为项目组提供优惠政策,以保障项目顺利执行。陈显春副部长代表四川大学预祝项目顺利实施,表示将协调各方资源,协助项目组进行成果凝练,保障项目高质量完成。
郑筱光项目专员在会上讲述了“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的重要战略意义,重点强调了项目成果宣传的重要性,科学家“既要低头拉车,也需抬头看路“。张沙秋项目专员代表专业机构作了专项一体化实施与管理报告,从专项总体情况、专项管理办法和专项执行要求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项目牵头人张阳研究员汇报了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具体方案。项目参与单位海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所团队也做了团队介绍和研究计划报告。
项目咨询专家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跟踪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杜俊波教授、咨询专家重庆大学李正国教授、北京农林科学院许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传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强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王鹏蔚教授均对项目给予了具体详尽的指导,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实施方案论证,并针对项目实施方案,以及项目拟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形成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的目标是聚焦加快破解农业生物遗传基础科学问题,提升设计育种能力,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番茄优质和抗逆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及新种质创制” 项目是针对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番茄开展品质和抗逆性提升的育种攻关。通过解析关键的代谢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利用基因编辑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关键代谢物的含量提升,从而显著提升番茄果实的品质和植株的抗逆性,实现番茄优质、抗逆的育种目标,助力番茄产业的优质发展,对实现专项总体目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