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牧羊 特聘副研究员
lvmuyang@scu.edu.cn;
muyanglv@gmail.com
发表文章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Muyang-Lu
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hl=zh-CN&user=D3wLjocAAAAJ
研究领域
宏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
若以‘理论完成度’来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发展成熟,那么生态学如今应处于什么位置?这或许是生态学者的一大心病。从麦克阿瑟(Robert H. McArthur)和威尔逊(E. O. Wilson)时代起(60年代以降),生态学家就充满了各种各样对兄弟学科的羡慕,有对近邻(进化和遗传生物学)新达尔文主义综合理论(neo-Darwinian synthesis)的羡慕,有对远亲(物理学)大一统理论的羡慕。然而如今看来,生态学可以,且正在努力摆脱这样的阴影,这得益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态系统拒绝被理论统一,而理论却为科学进步所恃。这一对立是生态学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的思考目前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1)厘清生态学基本定义,如生态位,如物种分布范围(geographic range size),再如群落成分多样性;2)统一并发展生态学定量方法,如多维超体积(n-dimensional hypervolume),如物种分布模型,如beta多样性; 3) 推导和构建生物多样性理论,如生物多样性的灭绝理论。我希望这些思考的最终导向是可实操的(operational)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实践。
我将于2027年秋季学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的课题组将保持在尽量小的规模(5人左右)。因而欢迎对生态进化理论和方法感兴趣的学生提前与我联系。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25/01 – 至今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2024/06 - 2024/12 耶鲁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Walter Jetz
2022/09 – 2024/02 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Alex Pigot
2016/08 - 2023/05 耶鲁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博士学位
2014/09 – 2016/05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硕士学位
2010/09 – 2014/05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